二十四節氣.夏至︳天熱易出疹失眠爆暗瘡 中醫分享7大消暑食物+湯水

轉載自:晴報

日期:2022/06/21

今日(21日)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,踏入夏至是天氣和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,容易出現熱氣情況,例如頭暈、中暑、皮膚出疹、暗瘡等。註冊中醫師張玉珊接受《晴報》訪問時表示,如果出現不適情況,應先注意是哪一個體質問題,平日可以多吃消暑食物,以下有2款湯水具清熱化濕、健脾化濕的功效。

張醫師指出,夏至是天氣和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,容易出現熱氣情況,例如頭暈、中暑、皮膚出疹、暗瘡、熱性感冒、熱性便秘、腹瀉、失眠等。如果想解決以上情況,首先就要處理是實熱還是虛熱的情況。如果是實熱,就要用清熱之法,例如三花茶、夏枯草茶等;而虛熱要養陰清熱,例如竹蔗茅根水、雪梨蘋果湯等。還要注意有沒有其他伴隨情況,例如脾胃虛弱夾濕,要在以上的治療情況下加上健脾益胃和利水化濕的藥物。

張醫師指出,平日可以適量進食消暑食物,例如西瓜、冬瓜、綠茶、綠豆、蓮藕、馬蹄、豆漿等。不過要注意消暑食物偏寒涼,脾胃不適、容易肚瀉、肚痛等人士要慎用,例如少量進食,如無不適再加份量。

張醫師又推介兩款湯水,適合在這段季節飲用︰

清熱化濕湯--濕熱型(1人份量)

功效:清熱化濕

材料:綠豆 9g、赤小豆 9g、魚腥草 9g、生薏米
15g、大棗 3枚。

煮法:將材料清洗後放入煲內,加6碗清水。沸後轉文火煲一小時,煎成兩碗。

冬瓜薏米湯-脾虛型(1-2人份量)

功效:健脾化濕

材料:冬瓜 500g、炒薏米 30g、排骨 半斤、鹽 適
量、胡椒粉 適量、薑片 適量、蔥花 少許

煮法:清洗排骨後先汆水,將排骨和其材料放入煲內,加6碗清水。沸後轉文火煲一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