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新女性︳40歲女染念珠菌 下體痕癢白帶量多似「豆腐渣」 中醫拆解成因+症狀+預防方法

轉載自:晴報

日期:2022/04/13

女性如出現白帶量過多、下陰痕癢,可能是陰道炎的警號。註冊中醫師彭子芯日前分享病例,指一名40歲女子持續一年反覆出現白帶量多帶黃等情況,向西醫求診後診斷為念珠菌感染,接受治療後病情反覆,使她十分困擾。後來,經彭醫師治療一個月後,白帶已回復正常,下陰痕癢問題亦已明顯得到紓緩。

彭醫師接受《晴報》訪問時指,該名40歲女子持續受陰道炎困擾,近年白帶量明顯增多、顏色帶黃、質地黏稠、有類似「豆腐渣」分泌及下陰痕癢等。經西醫診斷後為念珠菌感染,雖塞藥後幾天有改善,但幾日後又再發作;除經期數天比較舒適外,其餘時間都會受白帶困擾。而女患者平日亦會較容易疲累,偶爾也會有腸胃不適,例如肚痛、腹瀉等。

後來,女患者向彭醫師求診,經診斷後,彭醫師認為她屬於脾虛濕困、肝鬱化熱等。於是,彭醫師為女患者處方外洗中藥,目的是化濕濁、解毒、止癢的中藥,適合初期白帶量多、黃濁痕癢時使用,外洗後有助積聚陰道內的異常白帶排出,紓緩陰道痕癢。女患者內服中藥一個月後,白帶回復正常、無需塞藥,下陰痕癢明顯紓緩,近半年情況穩定沒有復發,精神及腸胃狀態也明顯改善。

彭醫師指出,春天天氣潮濕,女士較容易會出現白帶量增多情況。中醫認為,白帶多與濕氣有關,濕氣的來源多數是體內,尤其脾腎主管水濕的吸收與循環,當脾虛或腎虛就容易令體內濕氣過多,濕濁停留在下陰,繼而引起各種白帶問題。如果再加上天氣潮濕,情況會更容易惡化,甚至演變成陰道炎。

在正常情況下,白帶量應該是適中,足夠滋潤下陰。除了排卵期的2至3天白帶量會較多外,其餘時間白帶量不應多到沾濕內褲,而正常白帶顏色透明或白色、質黏、沒有異味。而女士亦可從白帶的量、色、質、味道及下陰情況來分辦是否異常: 

彭醫師又提醒,白帶異常是陰道炎的警號,例如常見的念殊菌感染,也好發於春夏潮濕天,但也不是所有白帶問題都是黴菌或細菌引起,也有不少人出現白帶問題,但種菌沒有任何發現,白帶異常的根源多數與體質及內因有關,當濕氣減少、體質增強,就能治好白帶問題。以下為減少白帶量過多方法: